简体版

中醫藥治療腎病新突破 科研成果接連登上國際期刊

發佈時間:2021-04-27 發佈者:廣州日報

近日,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劉旭生教授團隊在中醫藥治療慢性腎臟病上取得了重要成果,連續在國際專業期刊發表4篇中醫原創臨床研究論文,為中醫藥治療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以下簡稱CKD)取得良好療效提供了堅實的證據。

成果一:中藥補脾益腎方有效延緩腎功能下降

近期,國際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IF:4.225)發表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劉旭生團隊與中醫藥臨床研究方法學溫澤淮團隊合作的研究成果。雙方團隊聯合全國21家大型三甲中醫院,通過567例CKD4期受試者的多中心、隨機、雙盲、雙模擬對照研究,結果證實,中藥補脾益腎方與西藥氯沙坦鉀相比,能夠延緩腎功能下降,降低死亡、血肌酐翻倍、進入終末期腎病(ESKD)的風險。

成果二:中西醫結合治療腎病降低透析風險

雙喜臨門,由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劉旭生、毛煒團隊和中日友好醫院李平團隊牽頭的多中心前瞻性非隨機對照研究成果,本月發表在《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3.290)上。本研究在全國29家大型中西醫三甲醫院開展,對814例合格的病例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顯示:CKD5期患者,中西醫結合組和西醫組進入透析的中位時間分別為9個月及3個月。中西醫結合組患者進入透析的風險較西醫組降低68%,且中西醫結合組透析事件累積發生率更低。

上述兩項大型臨床研究分別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201007005)和科技部科技支撐計畫(2013BAI02B04)資助。

此外,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鄒川、劉旭生等人近日還先後在不同的國際專業期刊上發表2篇與IgA腎病相關的臨床研究論文。IgA腎病在我國占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的35%-55%,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研究通過單中心佇列研究發現尿IgG是預測高危進展性IgA腎病患者預後的有效指標,另外,大新月體是無明顯慢性化的IgAN腎功能進展及腎臟預後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

中醫藥療法治療腎臟疾病潛力大

眾所周知,慢性腎臟病一直是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全世界有約8.5億人患有腎臟疾病,我國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高達10.8%,中國成年人中大約有1.2億的CKD患者,同時,全球因慢性腎臟病接受透析、移植等替代治療的患者人數正以每年5%的速度持續增長。預計到2040年,慢性腎臟病將成為危害全球人類健康的第五大殺手。

慢性腎臟病起病隱匿,不到十分之一的人知曉,發現時往往已達晚期,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導致“一人發病,一家返貧”,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醫療與經濟負擔。採取有效的措施延緩CKD疾病進展,延緩尿毒癥患者進入透析的時間,將為個人、家庭、國家、社會節省大量的費用和資源。

傳統中醫藥療法是在辨證論治的思想指導下,根據患者氣血陰陽的偏盛偏衰進行中藥或中醫特色技術治療,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團隊的研究表明,中醫藥療法可能通過多途徑在延緩腎臟病的進展上發揮作用。

接連4篇原創性臨床研究論文的發表,標誌著廣東中醫治療腎病在臨床科學研究領域走向國際化的道路上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充分彰顯了中醫藥療法治療腎臟疾病的巨大潛力和價值。

長期以來,中醫因強調個體化辨證施治及缺乏研究數據,難以得到西醫學者的認可。此次系列研究遵循中醫藥自身特點,採用嚴謹的臨床試驗設計,研究成果接連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不僅為中醫藥療法治療腎臟病的療效提供了國際認可的高質量證據,也為中醫藥的臨床實踐發揮重要的借鑒和指導作用。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新花城
記者周潔瑩;通訊員查冠琳;編輯:何雪華
編輯:Cinderella

上一條:
習近平南陽考察中醫藥發展概況
下一條:
中醫藥助力匈牙利抗擊新冠疫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