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三七之名有深意

發佈時間:2021-05-10 發佈者:中國中醫藥網

三七又稱田七,是我國傳統中藥,歷代本草中均收載此中藥。《本草綱目》中記載:“三七近時始出,南人軍中用為金瘡要藥,雲有奇功。”三七富含三七皂苷、三七多糖、三七素、黃酮等。生品化瘀止血,消腫定痛,熟品和血補血。傳統用於各種出血,跌打損傷,瘀滯疼痛。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三七還具有滋補強壯、擴張冠脈血流量、抗衰老、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等功用。主產於雲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

“三七”之名的由來

《本草綱目》一書中首次載“三七”二字。李時珍在文中寫道:“或雲本名山漆,謂其能和金瘡,如漆粘物也,此說近之。”他以三七做正名,附方中則三七與山漆之名混用,反映出三七當時已定名使用。《廣西通志》亦載:“三七恭城出,其葉七莖三;三成光,七成陰之環境;又長三年,需七月挖采;三月出苗,七月收成;三分栽,七分管。而稱三七。”之所以名為“三七”,歸納起來,生長環境、莖葉形狀、種植年限等幾個方面跟“三”和“七”這兩個數字有關。

生長環境 三七生長在三分潮濕七分乾燥的土壤中,外部環境又需三層陽光七層陰。人工種植三七需要遮陽網。

外觀形狀 三七每生長一年,莖上產生一道節子,每張葉子多為五小片至七小片。成藥後的三七,莖上都有三道節子,其葉也以七片者居多。從外觀上看,三七莖葉的形狀具有“三道節子七片葉子”的特徵。

種植年限 民國《馬關縣誌·雜類》中記載:“三七者,必種後三年始成藥,七年乃完氣。”

如何選購三七

辨真偽 真品三七,其外表特點可用“銅皮鐵骨獅子頭”來概括。“銅皮”指其外皮呈灰綠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及支根痕。“鐵骨”指其質重,質地堅實難折斷。擊碎後皮部與木部常分離。“獅子頭”指其呈類圓形或圓柱形,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與舞獅的頭部類似。真三七橫切面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皮部有細小棕色樹脂道斑點。氣微味苦,而後微甜。

偽品三七多為薑科植物莪術或薑黃的乾燥根莖,經人工雕刻後,呈類圓形或圓錐形。表面灰黃色,有明顯的環形節和雕刻的刀口痕,不光滑的表面附有白色粉末。具有角質樣蠟光或帶粉性,內表層呈環狀,黃白色,維管束呈點狀。擊碎後,皮部與木部不分離,有濃厚的刺鼻味,氣微味辛,粉末淡黃色。

論個頭 三七個頭越大,價格也越高。按其大小分為10頭(每500克個頭10個以內),20頭(每500克個頭20個以內)、30頭、40頭、60頭、80頭、120頭等規格,很小的則稱為“無數頭”。以個頭大、品質重、體表光滑、棕黑色、質堅硬、斷面色灰綠或黃綠為佳。

三七可以打成粉末吞服。三七粉價格懸殊較大,還有不法商販摻入滑石粉冒充的。建議大家自己買三七然後讓藥店加工成粉。高血壓、高血脂重症人群,建議購買10頭三七粉或15頭三七粉;用三七粉祛斑選40頭三七粉即可。一般80頭以上的三七粉的藥用價值相對差些。

文章轉自中國中醫藥網
原文標題:三年始成藥 七年乃完氣
三七之名有深意
編輯:Cinderella

上一條:
已經是第一篇啦
下一條:
沙漠人參肉蓯蓉知多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