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中氣不足型低血壓治療方

發佈時間:2021-04-15 發佈者:中醫藥網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壓力低於正常的狀態。由於高血壓在臨床上常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而備受重視,世界衛生組織也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有明確規定,但低血壓的診斷尚無統一標準。一般認為成年人上肢動脈血壓低於12/8 kPa(90/60mmHg)即為低血壓。根據病因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低血壓,根據起病形式可分為急性和慢性低血壓。

中醫認為本病主要由於素稟體虛,形氣不足,或年老體衰,精氣兩虧,藥物傷害,以致陽氣不足,失其充養,或精血虧虛,失於滋榮所致。低血壓屬中醫“眩暈”、“厥證”、“虛勞”等病證範疇。本病基本病理以陽氣虧虛為主,亦可虛中夾實,兼痰停瘀,病在脾、腎、心,涉及肝與肺。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腎陽虧虛、心脾兩虛、中氣不足等證型。

中氣不足型低血壓的臨床表現: 頭暈喜臥,少氣懶言,四肢倦怠,自汗,納呆,便溏,舌淡脈細。

以下推薦的治療中氣不足型低血壓的中醫食療配方。

一、藕絲羹
配方:嫩鮮藕500克,雞蛋3個,京糕160克,蜜棗100克,青梅100克,白糖200克。
功效:健脾開胃。
制法:將嫩鮮藕洗淨,削去外皮,切成約5釐米長的細絲,放人開水鍋內氽一下,撈出。京糕、蜜棗、青梅等均切成與藕同樣的細絲。將3個雞蛋清放入碗內,加入相當蛋清一半的水,用筷子打勻放在大盤內。置放籠裏用武火蒸5分鐘,即成白色固體蛋羹。然後將各種絲分為5份擺在蛋羹上,兩端為藕絲,中間為京糕、蜜棗、青梅絲。鍋內倒入200克水,放入白糖,燒開後,用濕澱粉勾成白色甜汁,淋至菜上即可。
用法:可佐餐食用。

二、山藥茯苓包子
配方:山藥粉、茯苓粉各50克,麵粉200克,白糖300克。
功效:健脾補氣。
制法:山藥粉、茯苓粉放在大碗中,加水適量,浸泡成糊,蒸半小時後成糕狀。調麵粉,常法發麵。以白糖、豬油、青紅絲少許與山藥茯苓糕合成餡,包成包子,蒸熟即可。

用法:可作正餐食用。



三、黨參牛肉湯
配方:黨參100克,五花牛肉500克。
功效:補中益氣。
制法:將黨參用紗布袋裝好紮緊,牛肉切塊,同時放入鍋中,加入薑、蔥、料酒及適量水,大火燒沸,去浮沫,改小火燉3小時,至牛肉熟爛,取出黨參,調味即成。
用法:可佐餐,也可單獨食肉喝湯。

四、蓮子豬肚
配方:豬肚1個,水發蓮子40枚。
功效:健脾益胃,補虛益氣。
制法:將豬肚洗淨,裝入水發蓮子(去心),用線紮緊肚口,放人鍋內,加水適量,燉熟,撈出晾涼,再將豬肚切成細絲,與蓮子一起放入盤內。用香油、精鹽、蔥、生薑、大等調料與豬肚絲、蓮子拌勻即可食用。

用法:可單食,亦可佐餐食用。



五、淮山藥泥

配方:淮山藥200克,豆沙150克,京糕100克,水豆粉50克,白糖150克,豬油100克。
功效:健脾和胃。
制法:將淮山藥粉碎成細末,加入白糖50克,加少許水,攪成細泥,放碗內,京糕加工成細泥,另放碗內,加白糖25克,拌勻,豆沙另碗內,然後將3個碗均上籠蒸熟透後,取出待用。將炒鍋燒熱,倒入豬油,依次炒京糕泥和豆沙,分別盛在淮山藥的兩邊。將炒勺置武火上,加清水少許,白糖75克,燒沸去沫,用水豆粉勾芡,澆在三泥上面即成。
用法:可作早晚餐或點心服食。

六、參苓山藥湯圓
配方:人參、茯苓、山藥各10克,豆沙泥30克,幹糯米粉、白糖、熟豬油各適量。
功效:補脾健胃,益氣補腎。
制法:將人參、茯苓、山藥蒸熟,搗成泥,與豆沙泥、白糖、熟豬油共同拌勻,搓成拇指頭大的丸子,備用。將幹糯米粉放在盤中,然後放上參苓山藥豆沙丸子,將盤於左右擺動,讓丸子均勻粘上糯米粉,這時再將粘有糯米粉的丸子逐個蘸水,再放進盤中滾動,使其再粘上幹糯米粉,如此反復操作三四次,便成為湯圓。將湯圓在沸水中煮熟,即可食用。
用法:可作早晚餐或作點心服食。

文章轉自中醫藥網
內容有刪改
編輯:Cinderella

上一條:
痛經食療方
下一條:
動脈硬化症食療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