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彰顯獨特的中國智慧 堅守中醫價值理念

發佈時間:2021-05-07 發佈者: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醫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抗疫答卷,彰顯了獨特的智慧和價值理念。中醫的價值理念,可概括為仁、和、精、誠。

醫者仁心。“醫”作為一種職業,其目的在於治病救人、救死扶傷,這一職業特點被稱為“仁術”。“仁術”一詞最早出現於《孟子·梁惠王上》,即“無傷也,是乃仁術也”。它一開始並不是指醫術醫德,而是指從仁愛行為推廣開來的治國之術,後世則將“仁術”作為中醫的專稱。將中醫視為“仁術”,旨在強調醫者要具有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保護生命的愛心,正所謂醫者仁心、仁者愛人。“仁”是“術”的前提,“術”是“仁”的體現,仁愛之心通過醫術得到充分體現。中醫強調“待患若親”,即把患者當親人。這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視家庭倫理是分不開的。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所著《大醫精誠》一書,明確了為醫者的基本要求:“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所有這些,不僅是從醫的入門條件,而且是衡量一個醫者是否合格的標準。

調和陰陽。中醫將人的健康狀態稱為“平”,將健康人稱為“陰陽和平之人”。《黃帝內經》提出“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調和陰陽,以平為期”的健康基本法則,宣導“天人相應、調和致平”的價值觀,主張在自然觀上“天人相和”,在社會觀上“人我相和”,在身體觀上“形神相和”,在治療觀上“陰陽相和”。中醫將人的生命和天地萬物視為一個整體,將人內在的五臟六腑和外在的五官四肢視為一個整體,強調人只有通過調和陰陽,依靠自身臟腑、經脈、氣血的功能活動及調節能力,才能達到人體內外的協調統一、形神氣血的協調平衡。在治療方法上,中醫是扶正祛邪式的調和性治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普遍使用且療效顯著的“清肺排毒湯”,來源於東漢醫學家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四個經方,蘊含中醫治療學調和陰陽的價值觀念。中醫注重扶正祛邪、整體調節、多靶點治療,一方面扶持正氣,提高自身免疫力;另一方面祛除邪氣,將體內疫毒排除出去。

精勤不倦。張仲景提倡“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孫思邈提出“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我國古人認為,醫者除了學習醫學和易學兩門專業課,還須廣泛涉獵經史子、儒釋道等領域,以開眼界、拓心胸。《黃帝內經》稱醫者為“工”,宣導醫者發揚工匠精神。中醫認為,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關乎患者性命,一定要精益求精,真正掌握救死扶傷的高超技藝。中醫治療新冠肺炎的“三藥三方”,是多位中醫專家經過反復討論、精心研製才確定的,能夠根據患者病情變化一人一策、隨證化裁、及時調整,注重體質、疾病、症狀“三結合”,同病不同治,同病不同方,精准施治,有效降低了發病率、轉重率、病亡率。據統計,湖北省確診病例中醫藥使用率和總有效率超過90%。截至2020年7月,中醫藥已傳播到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中國與40多個外國政府、地區主管機構和國際組織簽署中醫藥合作協議,支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設30個高質量中醫藥海外中心,為維護人類的健康福祉發揮著重要作用,貢獻出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守信戒欺。“誠”是“醫者仁心”的外在表現,如果說“仁”偏於惻隱為端、慈悲為懷的醫者之心,那麼“誠”則偏於心懷至誠、一心赴救的醫德行為。孫思邈提出,在患者求救時,無論對什麼患者都要“詳察形候,纖毫勿失,處判針藥,無得參差”。其大意是說,診察疾病,專心致志,詳細瞭解病狀脈候,一絲一毫不得有誤;處方用針,不能有錯。這體現了真誠懇切、守信戒欺的品質。明代中醫學家龔廷賢提出“醫家十要”,明代外科學家陳實功提出“醫家五戒”,對醫者行為都作出具體規定。對待患者要嚴守醫密,不以虛言誑人,不以危言相恐,不以神方秘術炫世惑眾,不曲順人情以保己名,其中就有“誠”的要求。中醫強調,醫者要誠信求真,慎獨自律。除了慎獨外,對同道“不得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作者: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教授 張其成
編輯:Cinderella

上一條:
遵循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 大力培育中醫藥特色人才
下一條:
推進中醫藥科學研究 科技支撐中醫藥振興發展
返回列表